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腰背痛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2025.09.15 22:25

腰背痛可能由肌肉劳损、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脊柱结构异常、内脏疾病牵涉痛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肌肉劳损: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使用腰部肌肉可能导致局部肌肉疲劳和损伤,引发疼痛。寒冷刺激或突然扭转动作可能加重症状。肌肉劳损通常表现为酸痛或僵硬感,活动后可能缓解或加剧。适当休息和热敷有助于改善症状,严重时需药物干预。

2.椎间盘突出:椎间盘退变或外力作用可能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疼痛常放射至下肢,伴随麻木或无力感。久坐、弯腰提重物易诱发症状。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轻症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严重者需手术干预。

3.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使骨骼脆弱,轻微外力可能导致椎体压缩骨折。疼痛多发生于胸腰段,活动时加剧。高龄、绝经后女性风险较高。补充钙质和抗骨质疏松药物是主要治疗手段,需避免跌倒。

4.脊柱结构异常:先天性或后天性脊柱侧凸、椎管狭窄等改变力学分布,增加局部负荷。疼痛多为慢性,伴随活动受限。畸形严重可能影响心肺功能。矫形支具或手术可部分纠正结构问题,需结合康复训练。

5.内脏疾病牵涉痛:泌尿系统结石、盆腔炎症或腹主动脉瘤等疾病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腰背痛。疼痛特点与体位无关,常伴随发热、血尿等系统症状。需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鉴别病因,针对原发病治疗。

出现腰背痛应避免自行推拿或盲目服用止痛药,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注意保暖,避免久坐久站,控制体重减轻脊柱负荷。急性期减少剧烈活动,慢性疼痛可尝试低强度锻炼增强肌肉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