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打喷嚏需要注意什么

2025.06.30 16:16

打喷嚏时需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保持适当距离减少他人感染风险、避免用力过猛以防黏膜损伤、及时清洁双手防止病菌残留、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具体分析如下:

1.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打喷嚏时飞沫可携带病原体扩散至数米外,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能有效阻断传播链。纸巾需立即丢弃并洗手,肘部遮挡可减少手部污染。未遮挡可能导致周围人群暴露于感染风险中,尤其在密闭空间危害更大。正确遮挡方式为弯腰低头,减少飞沫水平扩散范围。

2.保持适当距离减少他人感染风险:喷嚏产生的气溶胶可在空气中短暂悬浮,与周围人保持至少1米距离可降低吸入风险。公共场所尽量背对人群或移至通风处。近距离接触时飞沫可能直接附着于他人黏膜表面,增加感染概率。特殊时期可佩戴防护用品进一步阻隔传播。

3.避免用力过猛以防黏膜损伤:剧烈喷嚏可能导致鼻咽部毛细血管破裂,引发鼻出血或鼓膜压力失衡。控制喷嚏强度可通过深呼吸缓解冲动,避免突然的腹压升高。反复用力喷嚏可能加重鼻腔炎症或诱发头痛,尤其对高血压患者存在风险。

4.及时清洁双手防止病菌残留:飞沫及接触传播是常见途径,喷嚏后手部可能沾染病原体。流动清水与肥皂搓洗20秒以上可清除大部分微生物,未清洁前勿触碰眼口鼻。酒精类消毒剂可作为替代,但需覆盖全部皮肤表面。忽视手卫生可能造成交叉污染。

5.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低温空气易引发反射性喷嚏,外出时佩戴口罩或围巾遮挡口鼻。突然温差变化可能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加重呼吸道敏感症状。寒冷环境下可预先揉搓鼻翼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冷刺激诱发喷嚏。

打喷嚏后需观察是否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持续鼻塞或分泌物异常应就医排查。频繁喷嚏需检查环境是否存在粉尘或过敏原,必要时调整生活习惯。特殊人群如术后患者可采用按压人中穴方式抑制喷嚏,防止伤口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