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有哪些疾病会引起小儿心律失常

2025.09.10 17:09

小儿心律失常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电解质紊乱、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以及感染性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直接干扰心脏电生理活动,或通过影响心脏结构、代谢环境间接导致心律异常。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或法洛四联症等,心脏结构异常可能改变电信号传导路径。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引发,心肌细胞炎症损伤可触发早搏、心动过速甚至致命性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会干扰心肌细胞膜电位稳定性。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与基因突变相关,表现为特定条件下的恶性心律失常。川崎病、风湿热等免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心脏传导系统。

诊断小儿心律失常需结合病史、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等检查,部分病例需基因检测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纠正电解质失衡、抗感染或手术矫正心脏畸形。遗传性疾病需长期随访,避免诱发因素。家长应关注患儿有无心悸、晕厥、喂养困难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加重某些类型心律失常。日常需预防感染,保证营养均衡,定期复查以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