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小儿睡着出汗是什么病因

2025.07.09 08:32

小儿睡着出汗在医学上称为盗汗,常见于生理性原因或某些病理性情况。生理性盗汗多与环境温度过高、被褥过厚或睡前活动剧烈有关,属于正常现象。病理性盗汗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结核感染、内分泌疾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相关,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小儿新陈代谢旺盛,汗腺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入睡后1-2小时内出汗较常见,通常无伴随症状。若出汗持续整夜或伴随体重下降、低热、烦躁等症状,需警惕病理性因素。例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表现为头部多汗,结核感染可能伴随咳嗽、午后潮热,而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血糖也可能引发异常出汗。中医则认为盗汗与阴虚内热或脾胃虚弱有关,需辨证施治。

观察出汗频率、伴随症状及生长发育情况至关重要。保持睡眠环境通风,避免过度包裹,选择透气衣物。若怀疑病理性因素,应及时就医检查,如血常规、维生素D水平、结核菌素试验等。避免自行补充钙剂或药物,以免掩盖病情。日常注意均衡饮食,适度户外活动,促进汗腺功能发育。长期夜间出汗合并发热、消瘦等症状时,需排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潜在问题,由专业医生评估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