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艾灸部位出水要擦掉吗

2025.07.09 08:32

艾灸部位出水时建议及时擦掉。艾灸过程中或结束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珠或汗液,这是正常现象,但若不及时清理,可能影响艾灸效果或导致皮肤不适。

艾灸时局部出水通常由两种原因导致,一是艾热刺激促使毛孔张开,排出体内湿气或汗液;二是艾条燃烧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在皮肤表面。无论哪种情况,及时用干净毛巾或纸巾轻柔擦拭即可,避免水珠长时间滞留。湿气较重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持续艾灸有助于促进湿气排出,但每次操作后保持皮肤干爽很重要。擦拭时动作需轻柔,避免用力摩擦刺激皮肤。若出水伴随红肿、瘙痒等异常反应,需暂停艾灸并咨询医师。

艾灸前后需保持环境温暖避风,防止受凉。擦拭时建议使用无菌棉片或消毒纸巾,降低感染风险。皮肤有破损、湿疹或过敏史者慎灸,糖尿病患者更需谨慎控制温度与时间。艾灸后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防止寒湿入侵。若出水颜色异常如发黄或带有异味,可能提示感染或体质问题,应及时就医。合理控制艾灸时长与频率,通常单次不超过30分钟,每周2-3次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