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四个月后应该怎么锻炼

2025.07.23 08:37

骨折四个月后应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训练、加强肌肉力量练习、选择低冲击有氧运动、注重平衡能力训练、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具体分析如下:

1.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训练:骨折愈合后期可能出现关节僵硬,需通过被动拉伸和主动屈伸练习改善。初期以无痛范围缓慢活动为主,如踝泵运动或腕关节环绕,每日3组每组10次。随着耐受度提高,可增加幅度但避免暴力牵拉。

2.加强肌肉力量练习:长期制动易导致肌肉萎缩,需采用渐进抗阻训练。上肢骨折可进行握力球训练或弹力带拉伸,下肢骨折建议直腿抬高和静蹲。初期负荷为体重的20%-30%,每周增加5%直至完全恢复。

3.选择低冲击有氧运动:游泳和骑自行车等运动可提升心肺功能且减少骨骼负担。每次20-30分钟,每周3次,心率控制在最大值的60%-70%。水中行走特别适合下肢骨折康复,水的浮力能缓解关节压力。

4.注重平衡能力训练:单腿站立或平衡垫练习能增强本体感觉,预防二次损伤。初期可扶墙维持10秒,逐渐延长至30秒。骨折侧肢体需与非骨折侧交替训练,确保双侧协调性同步恢复。

5.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骨折四个月时骨痂强度仍不足,跳跃、奔跑等高冲击动作可能引发再骨折。需根据影像学结果和医嘱调整负重比例,通常从部分负重过渡到全负重需6-8周。

康复过程中需严格遵循阶段性原则,疼痛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超过轻度不适应立即停止动作。营养补充应与锻炼同步,钙质和胶原蛋白摄入有助于骨重建。定期复查影像学确保骨折线模糊或消失前不盲目增加强度。睡眠时长需保证7小时以上以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