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应如何治疗

2025.08.27 08:30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调整生活方式、避免饮酒和使用肝毒性药物、接种乙肝疫苗预防重叠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抗病毒治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且病毒复制活跃或肝功能异常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这类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肝纤维化进程,降低肝硬化或肝癌风险。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2.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即使无症状也需每3-6个月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及超声等。监测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转氨酶升高或病毒载量异常,需进一步干预。

3.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摄入优质蛋白,控制脂肪摄入。适度运动可增强免疫力,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肝脏负担。

4.避免饮酒和使用肝毒性药物:酒精会加速肝损伤,必须严格戒酒。部分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可能损害肝脏,使用前需咨询医生。中药或保健品也需谨慎,避免成分不明加重肝损伤。

5.接种乙肝疫苗预防重叠感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仍需检查抗体水平,若未感染其他肝炎病毒且抗体不足,可接种疫苗预防重叠感染。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也应接种疫苗,降低传播风险。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需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或盲目治疗。任何用药或检查均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轻信偏方或广告宣传。定期随访是关键,即使病情稳定也不可忽视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