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无乳链球菌是怎么得的

2025.04.27 16:26

无乳链球菌通过母婴传播、皮肤黏膜破损感染、医源性操作传播、性接触传播、免疫力低下时定植菌激活获得,具体分析如下:

1.母婴传播:无乳链球菌是新生儿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孕妇生殖道携带该菌时,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可能被感染。母婴传播是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孕期筛查和预防性治疗可显著降低风险。

2.皮肤黏膜破损感染:皮肤或黏膜屏障受损时,无乳链球菌可通过伤口或溃疡侵入人体。常见于术后感染、褥疮或慢性皮肤病患处,细菌从破损处进入血液循环或深层组织引发疾病。

3.医源性操作传播: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无乳链球菌感染。导尿管置入、手术器械污染等医疗行为可能将细菌带入体内,引发泌尿系统或术后伤口感染。

4.性接触传播:无乳链球菌可存在于生殖道,性行为是成人感染的重要途径。细菌通过黏膜接触传播,可能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尤其多见于免疫力较弱的人群。

5.免疫力低下时定植菌激活:健康人群可能携带无乳链球菌而不发病,但当免疫力下降时,如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定植的细菌可能大量繁殖并引发感染。

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预防需结合传播途径采取针对性措施,包括规范医疗操作、加强孕期筛查、维护皮肤黏膜完整性及提升免疫力。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