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为什么突然就得了肝硬化

2025.09.23 10:48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通常并非突然发生,而是长期肝脏损伤积累的结果。许多因素可能导致肝硬化的发生,包括长期酗酒、慢性病毒性肝炎如乙肝或丙肝、脂肪肝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病或代谢异常等。尽管症状可能在某一阶段突然显现,但肝脏病变通常已持续多年。

肝硬化的形成与肝脏反复受损和修复过程有关。健康的肝细胞在持续损伤后会逐渐被纤维组织替代,导致肝脏结构改变和功能下降。例如,长期过量饮酒会引发酒精性肝炎,进而发展为肝纤维化,最终形成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若未及时治疗,病毒持续攻击肝细胞,也可能导致类似后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肥胖或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随着病情进展,也可能引发肝硬化。早期肝硬化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出现疲劳、腹胀、黄疸或消化道出血等表现。

预防和管理肝硬化需从控制病因入手。戒酒、规范治疗病毒性肝炎、控制体重和血糖等措施有助于减缓病情进展。定期体检,尤其是肝功能检查和影像学评估,能帮助早期发现肝脏异常。出现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加重肝脏负担。肝硬化晚期并发症如腹水或肝性脑病需专业医疗干预,因此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