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大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2025.03.11 11:56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风险增加、免疫系统受损以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呼吸系统疾病:大气污染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可直接刺激呼吸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中,肺部功能逐渐下降,严重时可能引发肺气肿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污染物还会加重已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增加急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2.心血管疾病:大气污染中的细颗粒物和有毒气体可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心脏和血管功能。污染物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中,血压和心率可能发生异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3.癌症风险增加:大气污染中的多环芳烃、苯等致癌物质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长期积累可能诱发肺癌、鼻咽癌等恶性肿瘤。污染物还可通过氧化应激和DNA损伤等机制,增加细胞癌变的风险。某些重金属污染物如砷、镉等也具有致癌性,进一步增加癌症的发生概率。

4.免疫系统受损:大气污染中的有害物质可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污染物可导致免疫细胞活性下降,增加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中,免疫系统可能出现过度反应,引发过敏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5.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气污染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污染物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某些污染物还具有神经毒性,可能引发头痛、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直接危害外,还可能通过影响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间接损害健康。污染物在体内的积累效应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的长期发展,增加医疗负担。大气污染还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和疗效,进一步加剧健康风险。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对于维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