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胸椎压缩性骨折怎样治疗

2025.09.15 22:25

胸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药物镇痛、物理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具体分析如下:

1.保守治疗:胸椎压缩性骨折初期可采用卧床休息,减轻脊柱负荷,避免进一步损伤。通常建议卧床2-4周,配合硬板床使用。支具固定是常用手段,通过外固定限制胸椎活动,帮助骨折逐步愈合。支具需根据个体情况定制,佩戴时间一般为8-12周。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骨折或无神经症状者,需定期复查评估愈合进展。

2.药物镇痛:疼痛管理是治疗重要环节,常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轻度疼痛。对于中重度疼痛,可短期使用阿片类药物,但需注意成瘾性和副作用。骨质疏松性骨折需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类,以改善骨密度。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长期依赖。

3.物理治疗:急性期过后可逐步开展康复训练,如低强度腰背肌锻炼,增强脊柱稳定性。物理疗法包括热敷、电疗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后期可加入平衡训练和姿势矫正,预防再次骨折。康复计划需个体化,避免过早负重或过度活动。

4.微创手术:椎体成形术是常见微创方式,通过向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快速稳定结构并缓解疼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合高龄或合并症较多者。需严格把握适应症,避免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术后仍需配合支具保护,逐步恢复活动。

5.开放手术:严重骨折伴神经压迫或脊柱不稳时需开放手术,如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重建脊柱序列。手术可解除神经压迫并恢复椎体高度,但创伤较大,需评估患者耐受性。术后需长期随访,观察融合情况及功能恢复。

胸椎压缩性骨折后需避免剧烈运动或负重,防止二次损伤。饮食应富含钙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修复。定期复查影像学,观察愈合情况。出现疼痛加重或神经症状需及时就医。康复期间保持良好心态,遵循医嘱逐步恢复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