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长期心律不齐的危害是什么

2024.11.27 15:55

长期心律不齐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血栓形成、脑供血不足、心肌缺血、影响生活质量等。具体分析如下:

1.心力衰竭:心律不齐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长期如此,心脏的泵血能力逐渐下降,最终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引起全身器官的缺血、缺氧,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2.血栓形成:长期的心律不齐,尤其是心房颤动等类型,会使心脏内的血流变得紊乱,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可能随血液流动阻塞脑血管、肺动脉等重要血管,引发中风、肺栓塞等严重疾病。

3.脑供血不足:心律不齐会导致心脏输出的血液量不稳定,脑部供血也会受到影响。长期脑供血不足可引起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甚至晕厥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脑梗死。

4.心肌缺血:不正常的心律会使心肌的供血和供氧失衡,长期可导致心肌缺血。心肌缺血会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心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

5.影响生活质量:长期心律不齐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压力,如心慌、焦虑、恐惧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降低生活质量。

长期心律不齐对身体健康的危害较大。一旦发现心律不齐,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减少其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避免劳累、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控制心律不齐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