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偏瘫患者有哪些运动康复方法

2025.08.11 14:17

偏瘫患者的运动康复方法包括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主动助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步态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具体分析如下:

1.被动关节活动训练:针对偏瘫患者肢体活动受限的情况,通过外力帮助完成关节屈伸、旋转等动作,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训练时需缓慢进行,避免疼痛或损伤,重点涉及肩、肘、腕、髋、膝、踝等大关节。长期坚持可改善血液循环,维持关节活动度,为后续康复奠定基础。

2.主动助力训练:在患者具备部分自主运动能力时,借助器械或他人辅助完成动作,如弹力带、滑轮系统等。训练强调循序渐进,从轻阻力开始,逐步增加难度。重点锻炼上肢抓握、下肢蹬伸等动作,增强肌肉力量与协调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3.平衡功能训练:通过坐位平衡、站立平衡等练习提升稳定性。初期可使用支撑物如扶手或平衡杠,后期过渡到单腿站立、重心转移等动态训练。平衡能力改善可降低跌倒风险,提高移动安全性,为步态恢复创造条件。

4.步态训练:针对行走障碍,采用减重步态训练器或平行杠辅助,模拟正常步态模式。训练时需纠正异常姿势,如划圈步态,强调足跟先着地、膝关节伸直等细节。逐步增加行走距离和速度,最终实现独立步行。

5.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结合穿衣、进食、洗漱等实际需求,设计针对性动作练习。例如练习用患侧手拿筷子或扣纽扣,强化手部精细动作。训练需贴近生活场景,提升自理能力,增强康复信心。

康复过程中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强度,避免过度疲劳或受伤。定期评估进展,及时调整方案。保持耐心,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