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慢性黄疸型肝炎有什么症状

2025.09.23 10:48

慢性黄疸型肝炎主要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伴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病情进展缓慢,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区不适或隐痛,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时,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

慢性黄疸型肝炎的典型症状源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和肝细胞损伤。黄疸通常由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皮肤和眼白发黄是最直观的表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厌油腻、腹泻等,与肝脏分泌胆汁功能受损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关节酸痛或皮肤瘙痒,这与胆汁酸沉积或免疫反应相关。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蜘蛛痣、肝掌等体征,提示肝功能持续恶化。实验室检查常显示转氨酶升高、胆红素水平异常,超声或CT可能发现肝脏形态改变。

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饮酒及使用肝毒性药物。饮食应以低脂、高蛋白、易消化为主,减少肝脏负担。出现症状加重如意识模糊、呕血或腹水时,需立即就医。慢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需结合病因,如病毒性肝炎需抗病毒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需免疫调节。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以利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