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消化道出血该怎么护理

2025.02.23 12:28

消化道出血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合理饮食护理、休息与活动管理、心理护理、口腔与肛周护理。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观察病情: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观察有无继续出血的征象,如呕血、黑便的次数和量,神志、面色等变化。若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情况,可能提示出血量增加,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2.合理饮食护理:在出血活动期应禁食,待出血停止后,根据病情逐步从流食、半流食过渡到软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为原则,避免食用粗糙、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等,防止再次损伤消化道黏膜引起出血。

3.休息与活动管理:患者应卧床休息,尤其是在出血期间,减少身体活动,可增加脑部供血,有利于身体恢复。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长期卧床患者要注意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4.心理护理: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能会因病情突然、对疾病的担忧等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向其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和预后,给予心理支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5.口腔与肛周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患者禁食期间可进行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对于长期卧床且排便失禁或腹泻的患者,要注意肛周皮肤护理,保持肛周清洁干燥,防止肛周皮肤破损、感染。

在护理消化道出血患者时,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护理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同时要注意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