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多大宝宝会有蛲虫病

2025.08.21 17:54

蛲虫病主要影响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尤其是2至10岁的宝宝最为常见。这一时期的宝宝由于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周围环境,常常会将手放入口中,增加了感染蛲虫的风险。幼儿园和小学的集体生活也为蛲虫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蛲虫是一种小型寄生虫,主要通过口腔进入人体,通常是由于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食物而感染。感染后,蛲虫会在肠道内生长繁殖,成虫会在夜间爬出肛门产卵,导致宝宝出现瘙痒、焦躁不安等症状。由于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蛲虫的侵害。蛲虫病的症状可能包括肚子疼、食欲减退、失眠等,严重时可能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关注宝宝的卫生习惯,定期检查是否有感染的迹象。

在预防蛲虫病方面,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家长应定期督促宝宝洗手,尤其是在饭前和如厕后,避免将手放入口中。定期清洗宝宝的床单、衣物和玩具,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饮食方面,确保宝宝食用的新鲜、干净的食物,避免食用不洁的食物和水源。在发现宝宝有蛲虫病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治疗通常包括口服驱虫药物,家长需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给药。为了避免再次感染,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家长应更加注意宝宝的卫生习惯,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