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肾动脉狭窄会影响排尿吗

2024.09.07 12:18

肾动脉狭窄可能会影响排尿。

肾动脉狭窄是指一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狭窄,从而引起肾脏血流减少的一种疾病。当肾动脉狭窄发生时,可能会对肾脏的功能产生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排尿情况。

一方面,严重的肾动脉狭窄可导致肾脏缺血,引起肾功能不全。随着肾功能的逐渐下降,肾脏对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功能可能会出现异常,导致尿量的改变,可能出现夜尿增多、尿量减少等情况。肾功能不全发展到一定阶段,还可能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的蓄积,引起一系列全身症状,包括泌尿系统症状,如排尿困难等。另一方面,肾动脉狭窄还可能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导致血压升高。长期的高血压不仅会对肾脏本身造成进一步损害,也可能影响到泌尿系统的其他部位,如引起膀胱功能障碍等,从而出现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不尽等。

排尿异常并非肾动脉狭窄的典型或特异性表现。也就是说,出现排尿异常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肾动脉狭窄,而肾动脉狭窄患者也不一定都会有明显的排尿问题。其他许多泌尿系统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前列腺疾病等,都可能导致排尿异常。如果出现排尿异常,不能单纯归因于肾动脉狭窄,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明确病因。同时,对于确诊的肾动脉狭窄患者,也需要密切关注其排尿情况,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