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患有黄疸型肝炎怎么治疗

2025.08.22 16:41

黄疸型肝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以改善肝功能、饮食调整促进恢复、适当休息避免劳累、中医调理辅助治疗、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以改善肝功能:黄疸型肝炎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肝降酶药物,如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可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对于胆汁淤积明显者,可加用利胆药物促进胆汁排泄。重症患者需静脉注射护肝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用药期间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2.饮食调整促进恢复:患者应选择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增加新鲜蔬果摄入,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辛辣食物。每日保证充足水分,少量多餐减轻肝脏负担。绝对禁酒,减少肝脏代谢压力。

3.适当休息避免劳累: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保证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午间适当小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影响恢复。

4.中医调理辅助治疗: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可配合中药汤剂如茵陈蒿汤加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功效。针灸选取肝俞、胆俞等穴位改善肝胆功能。艾灸足三里可增强体质。需由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服用偏方。

5.定期复查监测病情:治疗期间每周检测肝功能指标,观察黄疸指数变化。每月进行肝胆超声检查,评估肝脏形态。根据恢复情况调整复查频率,症状加重需立即就医。康复后仍需每3-6个月随访,防止病情反复。

治疗期间出现发热、腹痛或黄疸加深需及时就医。保持居住环境通风,餐具单独消毒。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密切观察尿液和大便颜色变化。康复后半年内不宜接种减毒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