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黄疸型肝炎有什么危害

2025.09.23 10:48

黄疸型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伴随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皮肤、黏膜黄染。该疾病不仅损害肝功能,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健康。

黄疸型肝炎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肝脏损伤和全身影响两方面。肝功能受损导致解毒、代谢能力下降,体内毒素堆积可能引发肝性脑病。胆汁淤积加重时,可能发展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胆红素水平过高会损害神经系统,出现皮肤瘙痒、凝血障碍等问题。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肝衰竭,危及生命。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可能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增加公共卫生风险。

预防黄疸型肝炎需注重疫苗接种和日常防护。接种甲肝、乙肝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避免不洁饮食、共用注射器等行为,减少病毒接触机会。患者应严格戒酒,避免加重肝脏负担。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需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使用损肝药物。保持良好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肝功能恢复。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应尽早排查肝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