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肝如何鉴别

2025.08.27 08:30

乙肝可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及流行病学史调查进行鉴别。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症状观察:乙肝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区不适等症状,部分病例伴随黄疸或皮肤瘙痒。急性乙肝起病较急,症状明显,慢性乙肝症状较轻但持续时间长。重症乙肝可表现为肝衰竭,如意识障碍、出血倾向等。需结合其他检查排除非病毒性肝炎或其他肝脏疾病。

2.实验室检测:血清学检测是确诊乙肝的关键,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等指标。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可判断病毒复制活跃程度。肝功能检查如转氨酶、胆红素水平反映肝脏损伤程度。需注意与其他肝炎病毒或自身免疫性肝病鉴别。

3.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及结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肝硬化或肝占位病变。CT或MRI能更清晰显示肝脏病变细节,如结节、纤维化等。影像学结果需结合实验室数据综合分析,避免单一检查误诊。

4.病理活检:通过肝穿刺获取组织样本,观察肝细胞炎症、纤维化或坏死程度,明确乙肝病变分期。病理检查对慢性乙肝分级及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价值。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创伤。

5.流行病学史调查:询问是否有乙肝家族史、输血史、手术史或高危行为如不洁注射、性接触等。流行病学资料有助于判断感染来源及传播风险,但需结合其他检查避免主观偏差。

乙肝鉴别需多维度综合分析,避免依赖单一指标。不同阶段表现差异较大,动态监测病情变化至关重要。诊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规范,减少误诊漏诊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