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脑漏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中医脑漏是指因肾精亏虚、髓海不足或外感风邪导致的脑部功能失调,表现为头晕、健忘、耳鸣等症状的病症。这一概念源于中医脑为髓之海的理论,认为脑功能与肾精、气血密切相关,当精气无法上充于脑,便会出现脑部漏泄般的功能衰退。

中医认为脑漏的成因可分为虚实两类。虚证多因久病体虚、房劳过度或年老肾衰,导致肾精不足无法滋养脑髓;实证则常由风热邪气上扰清窍,或痰湿阻滞经络所致。典型症状除头晕目眩外,还包括思维迟钝、睡眠障碍、腰膝酸软等。治疗上以填精补髓为基本原则,常用熟地黄、山茱萸等补肾药物,配合针灸百会、风池等穴位。对于外邪侵袭者,则需先祛风清热,如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特别强调治脑者必先治肾的调理思路。

预防脑漏需避免过度用脑与房事,保证子时23点-1点的睡眠以助肾精修复。饮食宜多食核桃、黑芝麻等补益脑髓之品,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中老年人群可定期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需注意区分脑漏与西医的脑脊液漏等器质性疾病,若出现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等急症,应立即就医排查脑血管病变。服用补益类药物期间应忌萝卜、浓茶等破气解药之物,避免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