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肠梗阻应该怎么办

2025.08.01 08:56

肠梗阻应立即禁食并胃肠减压、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根据医嘱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配合影像学检查明确梗阻部位、在医生指导下尝试保守治疗如灌肠或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禁食并胃肠减压:肠梗阻时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进食会加重腹胀和呕吐。通过胃肠减压可抽出积聚的气体和液体,降低肠腔内压力,缓解症状。操作需由专业人员完成,避免自行处理导致损伤。

2.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完全性肠梗阻或出现肠绞窄、穿孔等并发症时需紧急手术。医生会根据体征、影像结果等判断手术指征,拖延可能导致肠坏死或感染性休克。

3.根据医嘱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频繁呕吐和禁食易引发脱水、低钾或酸中毒。静脉补液可维持循环稳定,平衡电解质,同时补充营养支持。需严格监测尿量及血液指标调整方案。

4.配合影像学检查明确梗阻部位:腹部X线或CT能显示肠管扩张、液气平面及梗阻位置,区分机械性或麻痹性梗阻。结果直接影响治疗选择,需尽早完成避免延误。

5.在医生指导下尝试保守治疗如灌肠或药物:部分单纯性梗阻可通过润滑性灌肠或促蠕动药物缓解。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无效或恶化则需调整方案。

肠梗阻处理需严格遵循医疗流程,避免自行用药或进食。症状缓解后仍要复查排除潜在问题,调整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术后患者需关注切口愈合及肠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