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术后的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5.03.07 20:04

心脏术后的护理需注意监测生命体征、保持伤口清洁、合理饮食、适度活动、心理调适。具体分析如下:

1.监测生命体征:心脏术后患者需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术后早期可能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等问题,需通过心电监护仪持续观察。医护人员应定期记录数据,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异常,需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药物剂量或进行急救处理。

2.保持伤口清洁:术后伤口护理至关重要,需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防止感染。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护理伤口,避免触碰或污染。若发现伤口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处理。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或血肿,必要时进行止血处理。

3.合理饮食:术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促进伤口愈合。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保持肠道通畅。控制水分摄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并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执行。

4.适度活动:术后早期需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后逐步增加活动量。活动应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如翻身、抬腿等,预防血栓形成。随着恢复情况,可逐步进行床边活动、室内行走等。活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

5.心理调适:心脏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医护人员应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

心脏术后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护理过程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方案,确保护理效果。同时,应重视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通过持续关注和精心护理,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重获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