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伤口化脓性感染怎么办

2025.08.27 08:31

伤口化脓性感染需及时清理创面并排出脓液、使用消毒药物抑制细菌繁殖、根据情况口服或外用抗生素、保持伤口干燥与透气、密切观察红肿热痛变化防止扩散。具体分析如下:

1.清理创面并排出脓液:化脓性感染的首要处理是彻底清除伤口内的坏死组织和脓液。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必要时由专业人员切开引流。未及时清理可能导致感染加重,脓液积聚会阻碍愈合。操作时动作需轻柔,避免损伤健康组织。冲洗后覆盖无菌敷料吸收渗出液,每日更换。

2.使用消毒药物抑制细菌繁殖:局部涂抹碘伏或酒精等消毒剂,减少创面细菌数量。化脓伤口常伴随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消毒可阻止其进一步繁殖。每日消毒2-3次,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若出现皮肤过敏需停用并更换其他类型消毒液。

3.根据情况口服或外用抗生素:轻度感染可外用抗生素软膏,严重时需口服广谱抗生素。选择药物需考虑细菌类型,盲目用药可能导致耐药性。用药期间需完整遵循疗程,不可随意中断。若3日内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应立即就医调整方案。

4.保持伤口干燥与透气:化脓伤口忌潮湿环境,包扎不宜过紧。敷料选择应透气吸湿,避免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洗澡时用防水敷料保护,事后及时更换。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延缓愈合。同时避免伤口接触污水或污染物。

5.密切观察红肿热痛变化防止扩散:每日检查伤口周围是否发红、肿胀或疼痛加剧。化脓感染可能引起淋巴管炎或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需立即就医。记录伤口大小、渗出液性状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处理化脓伤口期间避免抓挠或挤压,饮食宜清淡少辛辣。衣物选择宽松柔软材质,减少摩擦。若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促进愈合。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