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胀气应该吃什么药物

2025.02.03 07:50

促胃肠动力药、消化酶制剂、益生菌、抑酸药、抗酸药都可用于缓解胃胀气。具体分析如下:

1.促胃肠动力药:促胃肠动力药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胃排空,从而减轻胃胀气症状。常见的药物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多潘立酮主要作用于外周多巴胺受体,增加食管下部括约肌张力,防止胃食管反流,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莫沙必利是一种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能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刺激胃肠道而发挥促动力作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包括胃胀气。

2.消化酶制剂:消化酶制剂有助于消化食物,减轻胃肠消化负担,进而改善胃胀气。例如米曲菌胰酶片、复方消化酶胶囊等。当人体消化液分泌不足时,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容易在胃肠道内发酵产生气体。消化酶制剂含有多种消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可以补充人体缺乏的消化酶,促进食物的分解消化,减少食物在胃肠道内的积滞,从而缓解胃胀气。

3.益生菌: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对胃胀气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像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嗜酸乳杆菌等。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处于平衡状态,当菌群失调时,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胃胀气等症状。益生菌能够在肠道内定植,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同时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和消化功能,减少气体产生,减轻胃胀气。

4.抑酸药:抑酸药适用于因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胃胀气。常见的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以及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当胃酸分泌过多时,会刺激胃黏膜,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还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引起胃胀气等不适。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H+-K+-ATP酶,从而抑制胃酸分泌;H2受体拮抗剂则通过竞争性抑制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改善胃胀气症状。

5.抗酸药:抗酸药能中和胃酸,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胀气。比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等。抗酸药主要作用是直接中和胃酸,提高胃内pH值,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还能吸附胃蛋白酶,抑制其活性,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当胃酸被中和后,胃内酸性环境得到改善,有助于减轻胃部不适,包括胃胀气。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买药服用。不同药物有不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例如促胃肠动力药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如腹泻、腹痛等;抑酸药长期使用可能会影响钙、铁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如果胃胀气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呕吐、腹痛加剧、黑便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