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蛤蚧治疗肾不纳气吗

2025.07.03 17:00

蛤蚧具有治疗肾不纳气的功效。传统中医认为,蛤蚧性温味咸,归肺、肾经,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平喘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肾虚不纳气导致的久咳虚喘、气短乏力等症状。其药理作用主要体现为温补肾阳、固摄肾气,从而改善肾不纳气引起的呼吸功能异常。

蛤蚧治疗肾不纳气的机制与中医理论密切相关。肾主纳气,若肾气亏虚,摄纳无权,则会出现气短喘促、呼多吸少等表现。蛤蚧通过温补肾阳、增强肾的纳气功能,帮助改善肺肾两虚所致的咳喘。现代研究也表明,蛤蚧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等途径发挥作用。临床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属肾不纳气证者,常与人参、胡桃肉等配伍,以增强补益效果。

使用蛤蚧时需注意辨证施治,肾不纳气多属虚证,需与实证喘咳区分。阴虚火旺、实热证者不宜使用,以免助热伤阴。蛤蚧多研末冲服或入丸散,煎煮可能降低药效。野生蛤蚧资源稀缺,现多人工养殖,需确保药材来源安全。长期服用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引起不良反应。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