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精血不足是怎么造成的

2025.08.29 16:42

精血不足是中医常见证候,多由先天禀赋薄弱、后天失养或慢性消耗导致。其核心在于肝肾亏虚、气血生化不足,或过度耗损超出机体代偿能力,引发一系列生理功能衰退的表现。

精血不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长期过度劳累、熬夜、用脑过度会暗耗精血;饮食不节、脾胃虚弱导致水谷精微吸收障碍,气血生化乏源;久病体虚、手术失血、慢性出血性疾病直接损耗精血储备;房劳过度、频繁流产等行为易伤肾精;情志抑郁、肝气郁结可影响精血疏布。中医学认为精能化血,血能养精,肾藏精、肝藏血,当肝肾亏虚时,精血互化失常,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月经量少、健忘失眠等典型症状。现代医学角度可能与贫血、内分泌失调、神经功能紊乱等病理状态存在交叉。

改善精血不足需避免过度消耗,保证充足睡眠,晚间11点前入睡有利于肝胆经养血。饮食宜选黑芝麻、桑葚、枸杞等滋补肾精食材,搭配动物肝脏、瘦肉等补血之品。运动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项目,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消耗。情志调摄尤为重要,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疏解压力。需注意,长期精血不足可能引发早衰、不孕等严重问题,若调理三个月未见改善,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避免降低药物吸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