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什么危害

2024.10.12 11:0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其危害包括引发广泛出血、影响器官功能、导致休克、诱发血栓形成、增加病死率。具体分析如下:

1.引发广泛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会导致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大量消耗,使得血液凝固功能下降,从而引起全身广泛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内脏出血,如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2.影响器官功能:由于DIC导致的广泛出血,器官组织可能会出现缺氧、营养不良等问题,进而影响器官功能。如脑出血可能导致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肾脏出血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肝脏出血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等。

3.导致休克:DIC引起的广泛出血和器官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进而引发休克。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循环衰竭状态,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4.诱发血栓形成:虽然DIC会导致血液凝固功能下降,但在某些情况下,过度的凝血和纤溶过程也可能诱发血栓形成。血栓可形成于全身各部位,如脑、心脏、肺部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器官梗死。

5.增加病死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本身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加之其引发的广泛出血、器官功能障碍、休克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使得患者的病死率进一步增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遗症。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