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真菌感染会导致大便出血吗

2024.08.08 17:05

真菌感染可能会导致大便出血。

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或局部微环境改变时,真菌可能会侵袭肠道引起感染。肠道的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曲霉菌等感染,可能会引起肠道黏膜的炎症、溃疡甚至坏死。在这种情况下,肠道黏膜受损,小血管破裂,就可能导致大便出血。这种出血通常表现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可与大便混合或附着在大便表面,出血量的多少取决于肠道黏膜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真菌感染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发热、寒战、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如果真菌感染累及肠道的范围较广或病情较重,还可能出现肠梗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也可能导致大便出血或其他严重症状。

大便出血并不一定都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其他许多疾病,如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缺血性肠病等,也可能导致大便出血。当出现大便出血时,不能仅仅归因于真菌感染,而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肛门指诊、结肠镜检查、大便常规和潜血试验等,以明确出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怀疑有肠道真菌感染的患者,除了进行上述检查外,还可以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感染的真菌种类和敏感的抗真菌药物。治疗上,除了使用抗真菌药物外,还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如止血、止痛、止泻等。

真菌感染是可能导致大便出血的,但大便出血的原因很多,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鉴别诊断,以确定具体的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出现大便出血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