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动脉硬化是什么情况

2025.03.24 17:51

动脉硬化是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的病理过程,主要由脂质沉积、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平滑肌细胞增殖和钙化等因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脂质沉积:动脉硬化的早期阶段,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管壁内沉积,形成脂质斑块。这些脂质斑块逐渐积累,导致血管壁增厚,血管腔变窄,影响血液流动。脂质沉积还会引发炎症反应,进一步加剧血管损伤。

2.炎症反应:动脉硬化过程中,血管壁内的炎症反应起着关键作用。炎症细胞如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聚集在血管壁,释放炎症因子,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壁结构破坏。炎症反应还会促进脂质斑块的形成和稳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展。

3.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壁的最内层,具有调节血管张力和防止血栓形成的重要功能。动脉硬化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和高血压等因素的损伤,导致内皮功能失调,血管舒张能力下降,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4.平滑肌细胞增殖:动脉硬化过程中,血管中膜的平滑肌细胞发生增殖和迁移,进入血管内膜层。这些增殖的平滑肌细胞与脂质斑块结合,形成纤维帽,进一步增厚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还导致血管壁弹性下降,血管腔进一步狭窄。

5.钙化:动脉硬化的晚期阶段,血管壁内的钙盐沉积,导致血管壁钙化。钙化使血管壁变硬,弹性进一步下降,血管腔狭窄程度加重。钙化还增加血管破裂的风险,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和脑卒中。

动脉硬化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和机制。早期预防和干预对于减缓动脉硬化的进展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至关重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