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手足口病是怎么导致的

2025.09.25 16:46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病毒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飞沫、粪便或疱疹液,易在儿童群体中流行。

手足口病的发生与病毒侵入人体后大量复制有关。病毒经口腔或呼吸道进入体内,在咽部或肠道黏膜繁殖后进入血液,引发病毒血症。随后病毒扩散至皮肤和黏膜,导致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部分病例可能伴随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肠道病毒71型感染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脑炎、肺水肿等,需高度警惕。

预防手足口病需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消毒玩具和日常用品。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流行期间减少聚集。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消退,防止传播。出现持续高热、呕吐、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时,需立即就医。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多数轻症患者1-2周可自愈。疫苗接种是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有效手段,建议适龄儿童及时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