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痈疽是什么

2024.12.02 15:59

痈疽是中医外科的常见病症。

痈疽是发生于体表、四肢、内脏的急性化脓性疾患。痈一般为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其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结块范围多在6-9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疽则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有头疽是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其特点是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胀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过9-12cm,大者可在30cm以上。无头疽是多种发生在骨骼与关节间的化脓性疾病的统称,其特点是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发于长骨者多损骨,发于关节者易造成畸形。

从病因来看,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都可能引发痈疽。比如外感风温、湿热等邪气,侵袭人体肌表,使得气血凝滞,经络阻隔,就容易产生痈疽。同时,情志内伤也可导致痈疽,如长期情志不畅,肝郁化火,火毒内生,也可引发此类病症。饮食不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过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煿,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火毒内生,蕴积肌肤,也会导致痈疽的发生。在治疗上,中医有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根据不同的证型,如热毒蕴结、火毒炽盛等,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治法,常用方剂有仙方活命饮等。外治法则包括初期的箍围消肿,成脓期的切开排脓,溃后期的提脓祛腐、生肌收口等,会用到金黄散、红油膏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