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肾损伤是什么意思

2025.08.22 16:55

肾损伤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出现异常,导致其无法正常完成过滤血液、排泄废物及调节体液平衡等生理功能。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泄和代谢器官,一旦受损可能引发水电解质紊乱、毒素蓄积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肾损伤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肾损伤通常由短时间内血流量骤减、药物毒性或尿路梗阻等因素引发,表现为肌酐升高、尿量减少等症状,及时干预多数可逆转。慢性肾损伤则多由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逐渐损害肾单位,导致肾功能不可逆下降,最终可能发展为尿毒症。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遗传因素也可能成为诱因。早期症状常隐匿,如乏力、夜尿增多,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水肿、贫血等全身性表现。

预防和管理肾损伤需重点关注基础疾病控制,如严格监测血压、血糖,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日常保持适量饮水,减少高盐高蛋白饮食对肾脏的负担。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尿常规、肾功能及影像学评估。急性期治疗以纠正病因、维持内环境稳定为主,慢性期则需通过药物、透析或移植延缓病情进展。定期随访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