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开车会导致腰椎疼痛吗

2025.08.07 16:37

开车确实可能导致腰椎疼痛。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及不良的坐姿都会对腰椎造成压力,进而引发疼痛。

在驾驶过程中,尤其是长途行驶,身体会因为持续的坐姿而受到影响。座椅的设计、位置以及支撑力度都会直接关系到腰椎的健康。如果座椅过低或过高,都会使脊柱的自然曲线受到干扰,导致腰部肌肉的紧张和疲劳。长时间的驾驶还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进一步加重腰部的不适感。驾驶时的震动和冲击也会对腰椎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不平坦的道路上行驶时,腰椎承受的压力会增加,从而引发疼痛。对于那些本身就有腰椎问题的人来说,开车的时间越长,疼痛感可能越明显。

为了减少开车时腰椎疼痛的风险,首先要注意座椅的调整,确保坐姿舒适且符合人体工学。座椅的高度应使双脚能够平稳地踩到踏板,背部应有良好的支撑,避免身体前倾或后仰。可以考虑使用腰垫或其他辅助工具,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舒适感。其次,定期休息非常重要。在长途驾驶时,应每隔一段时间停车休息,活动身体,伸展腰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适当的运动也能增强腰部的力量和灵活性,降低疼痛的发生率。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避免急刹车和剧烈转向,能够减轻对腰椎的冲击。注意保持良好的体态,避免在驾驶时驼背或过度放松,保持脊柱的自然曲线,有助于减轻腰部的负担。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开车导致腰椎疼痛的风险,保持身体的舒适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