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型脑炎症状

2025.08.27 08:30

乙型脑炎症状包括高热、头痛、意识障碍、抽搐、肢体瘫痪。具体分析如下:

1.高热:乙型脑炎早期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迅速升至39℃以上,持续不退。发热多伴随寒战,且对常规退热药物反应较差。高热与病毒侵袭中枢神经系统有关,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需及时采取物理降温及药物干预,避免长时间高热导致脑细胞损伤。

2.头痛:剧烈头痛是常见症状,多位于前额或全头部,呈持续性胀痛或搏动性疼痛。病毒侵犯脑膜及脑实质时,颅内压增高刺激痛觉敏感结构,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头痛程度与病情严重性相关,需警惕脑水肿等并发症。

3.意识障碍:轻者表现为嗜睡或精神萎靡,重者出现昏迷。病毒直接损害脑干及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导致意识清晰度下降。意识障碍进展迅速时,可能伴随瞳孔异常或呼吸节律改变,提示病情危重,需紧急救治。

4.抽搐:多见于儿童及重症患者,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或局部肌肉抽动。病毒引发脑实质炎症及异常放电,导致运动神经元过度兴奋。反复抽搐可能加重脑缺氧,需及时使用抗惊厥药物控制症状。

5.肢体瘫痪:部分患者恢复期遗留单侧或双侧肢体肌力下降,以弛缓性瘫痪为主。病毒选择性损伤运动神经通路,尤其是脊髓前角细胞,导致肌肉萎缩或腱反射减弱。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预后。

发病后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和瞳孔变化。恢复期需加强营养支持,促进神经功能修复。疫苗接种是有效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