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羊肉会不会缩水

2025.06.20 09:34

羊肉在烹饪过程中确实会出现缩水现象。这是由于肌肉纤维受热收缩、水分流失以及脂肪融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羊肉经过加热后,体积通常会缩小20%-30%,具体程度取决于部位、烹饪方式和火候控制。

羊肉缩水主要与肌原纤维蛋白的热变性有关。当温度达到40-60℃时,肌球蛋白开始凝固收缩;升至60-75℃时,胶原蛋白逐渐转化为明胶,肌纤维进一步紧缩。不同部位的缩水率存在差异,例如腿肉因结缔组织较多,缩水率往往高于里脊肉。急火快炒能减少水分流失,但长时间炖煮会使更多肌纤维断裂,虽然体积缩小,但口感反而更酥烂。实验数据显示,采用低温慢煮法的羊肉缩水率比爆炒低15%左右。

选择烹饪方法时需注意的方面包括带骨羊肉比纯肉缩水幅度小,因骨骼能支撑结构;提前用盐或酸性调料腌制会加剧水分渗出;解冻不当产生冰晶刺破细胞膜,将导致更严重缩水。建议将羊肉切大块处理,表面快速灼烧形成焦化层锁住肉汁,使用温度计监测核心温度避免过度加热。冷冻保存的羊肉应先移至冷藏室缓慢解冻,烹饪前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分。这些措施能有效控制缩水率,保留更多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