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泌尿生殖系真菌病的检查有哪些

2025.06.12 09:24

泌尿生殖系真菌病的检查包括直接涂片镜检、真菌培养、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直接涂片镜检:通过采集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或尿液样本,使用显微镜观察是否存在真菌菌丝或孢子。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适用于初步筛查,但灵敏度较低,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感染。

2.真菌培养:将样本接种于特定培养基中,观察是否生长出真菌菌落。培养法能明确真菌种类并指导用药,但耗时较长,通常需要数天至数周,且受样本采集和运输条件影响较大。

3.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真菌特异性抗体或抗原,辅助诊断深部或播散性真菌感染。该方法适用于难以获取病变组织的情况,但可能存在交叉反应,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

4.分子生物学检查:利用扩增技术检测真菌特异性基因片段,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快速鉴定罕见菌种。但成本较高,技术要求严格,尚未在临床普及。

5.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或MRI,用于评估真菌感染导致的泌尿生殖系统结构异常,如肾脏脓肿或前列腺钙化。影像学无法直接确诊真菌病,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检查前需空腹或清洁局部,避免污染样本;部分侵入性操作可能引起不适,需提前告知禁忌症;不同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较大,需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多次复查可提高检出率;结果解读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