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引起子宫炎的病菌都有哪些

2025.04.29 08:08

引起子宫炎的病菌主要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结核分枝杆菌。具体分析如下:

1.链球菌:链球菌是引起子宫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这类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内,部分种类具有较强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可导致子宫内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引发化脓性炎症。细菌通过生殖道上行或血液循环进入子宫,破坏局部免疫屏障,产生毒素和酶类物质,造成组织损伤。临床表现为发热、下腹痛及异常阴道分泌物,需及时抗菌治疗避免并发症。

2.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属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子宫炎的重要致病菌,其分泌的溶血素和凝固酶可加剧炎症反应。细菌常通过手术操作、分娩或性接触侵入子宫,形成局部脓肿或扩散至盆腔。感染后子宫壁出现炎性浸润,伴随脓性分泌物排出。耐药性问题增加治疗难度,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3.大肠杆菌:作为条件致病菌,大肠杆菌在免疫力低下时易引发子宫感染。细菌通过尿道或肠道迁移至生殖系统,黏附于子宫内膜后释放内毒素,导致黏膜溃烂和坏死。急性感染可引起寒战、高热及子宫压痛,慢性感染可能造成输卵管粘连。治疗需兼顾革兰阴性菌覆盖和引流措施。

4.厌氧菌:厌氧菌群如拟杆菌、消化链球菌常在混合感染中参与子宫炎发生。这类细菌在缺氧环境中繁殖,多见于流产或产后感染。其代谢产物破坏组织完整性,形成恶臭分泌物和气体,炎症易扩散至肌层。治疗需联合抗厌氧菌药物,必要时手术清除坏死组织。

5.结核分枝杆菌:生殖系统结核可继发于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经血行播散至子宫,形成肉芽肿性病变。内膜遭破坏后出现月经异常或不孕,晚期可导致宫腔粘连。病理检查可见干酪样坏死,抗结核治疗需长期规范用药。

子宫炎的病原体多样,临床表现与感染途径密切相关。早期诊断需结合微生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针对性用药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预防重点在于规范医疗操作、加强卫生防护及提高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