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肝气上逆会引起嗳气吗

2025.07.07 09:29

肝气上逆确实会引起嗳气。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负责调畅全身气机。当情志不畅、压力过大或饮食不节时,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可能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化火或上逆。肝气上逆会横犯脾胃,影响胃气正常下降,导致胃气上逆,表现为嗳气、反酸、腹胀等症状。

肝气上逆引起的嗳气通常伴随其他肝郁症状,如胁肋胀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等。肝郁克脾,脾胃功能受损后,食物运化不畅,进一步加重胃气上逆。嗳气可能频繁发作,尤其在情绪波动后更为明显。中医调理此类嗳气需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常用方剂如柴胡疏肝散、半夏厚朴汤等,结合针灸或推拿疏通肝经气机,帮助恢复脾胃升降功能。

日常需注意情绪管理,避免长期压抑或愤怒,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肝气条达。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油腻及产气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脾胃负担。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促进气血运行,辅助疏肝解郁。若嗳气长期不缓解或伴随呕血、消瘦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