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支原体是什么病毒感染

2025.06.18 09:39

支原体并非病毒,而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属于细菌范畴。支原体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能够独立生存并自我复制,常引起人类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的感染。常见的致病性支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等,其中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和青少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密切接触传播。肺炎支原体感染常表现为咳嗽、发热、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肺炎;生殖支原体感染则可能引发尿道炎、盆腔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由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对常见的青霉素类抗生素不敏感,治疗时需选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诊断支原体感染通常依靠血清学检测、PCR技术或培养法,但由于支原体培养难度较高,临床多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快速检测。

支原体感染具有自限性,部分轻症患者可自行恢复,但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及时就医。抗生素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预防支原体感染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出现持续咳嗽、发热等症状时应尽早就诊,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支原体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时可能加重病情,临床诊断需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