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什么是卵巢黄体破裂

2025.04.16 11:03

卵巢黄体破裂是指女性在排卵后,卵巢内形成的黄体因某种原因发生破裂,导致出血和疼痛的一种病理现象。黄体是排卵后卵泡壁细胞在促黄体生成素作用下形成的暂时性内分泌腺体,主要分泌孕激素和少量雌激素,为可能的妊娠做准备。当黄体破裂时,血液会流入腹腔,引起急性腹痛,严重时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

卵巢黄体破裂通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即排卵后至下次月经来潮前。常见诱因包括剧烈运动、性交、腹部外伤或黄体本身发育异常。黄体破裂时,患者会突然感到下腹部剧烈疼痛,疼痛多为一侧,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阴道少量出血。由于黄体破裂引起的腹痛与急性阑尾炎、宫外孕等疾病症状相似,因此需要及时就医进行鉴别诊断。医生通常会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超声检查和血液检查等手段来确诊。

对于卵巢黄体破裂的治疗,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和患者的整体状况。轻度出血且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通常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止血药物和止痛药物等。对于出血量大、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可能需要紧急手术止血。预防卵巢黄体破裂的关键在于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外伤,特别是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有黄体破裂病史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出现突发性下腹痛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