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疝是怎么引起

2025.08.11 14:18

脑疝由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组织移位、占位性病变挤压邻近结构、脑脊液循环受阻引发压力失衡、外伤或手术造成颅腔结构改变、脑血管病变引起局部水肿或出血共同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组织移位:颅内压持续升高超过代偿能力时,脑组织会向压力较低区域移动。常见于脑水肿、肿瘤或感染等情况。颅腔容积固定,压力不均会使部分脑组织嵌入硬脑膜间隙或颅骨孔道,形成脑疝。

2.占位性病变挤压邻近结构:肿瘤、血肿或脓肿等占位病变直接压迫周围脑组织。随着病变体积增大,相邻脑区被迫移位,尤其易发生在天幕裂孔、枕骨大孔等狭窄区域。

3.脑脊液循环受阻引发压力失衡: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阻塞时,脑脊液流动受限,导致梗阻以上区域压力升高。压力差迫使脑组织向阻力较小部位疝出,如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骨大孔。

4.外伤或手术造成颅腔结构改变:颅骨骨折、颅内出血或手术操作可能破坏颅腔完整性。局部缺损或压力变化使脑组织失去正常支撑,沿缺损处膨出或嵌入异常位置。

5.脑血管病变引起局部水肿或出血:脑梗死或出血后,病变区域水肿或血肿体积增大,推挤周围组织移位。水肿扩散或血肿扩大可加剧压力失衡,诱发脑疝。

出现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影像学检查对明确诊断至关重要,治疗需争分夺秒降低颅内压。避免用力咳嗽或排便等增加腹压动作,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病情急剧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