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量少会得尿毒症吗

2025.07.28 15:38

尿量少确实可能增加尿毒症的风险,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尿毒症是肾功能严重衰竭的终末阶段,而尿量减少可能是肾功能受损的早期表现之一。若长期尿量过少,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有效排出,可能加速肾功能恶化,最终导致尿毒症。

尿量减少的原因多样,包括脱水、尿路梗阻、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脏病等。例如,慢性肾脏病患者随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液浓缩能力减退,可能出现少尿或无尿。心衰、肝硬化等疾病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也会减少肾脏血流灌注,导致尿量减少。若这些情况未及时干预,肾脏持续低灌注或毒素蓄积,可能进一步损伤肾单位,最终发展为尿毒症。但需注意,尿量少并非直接等同于尿毒症,需结合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预防尿毒症需关注尿量变化的潜在病因。日常应保持适量饮水,避免脱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以减轻肾脏负担。若出现持续尿量减少每日少于400mL,伴随水肿、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肾脏疾病。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定期监测肾功能,尤其是有慢性病或家族肾病史的人群。早期发现和治疗肾脏问题,可显著延缓尿毒症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