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什么是幼儿屈光不正

2025.08.27 16:06

幼儿屈光不正是指在视觉发育过程中,幼儿的眼睛无法正确聚焦光线,导致视力模糊或失真。这种情况通常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等类型,影响幼儿的视觉发展和日常生活。由于幼儿的视觉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屈光不正可能会对学习、社交和运动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及时发现和矫正显得尤为重要。

屈光不正的成因多种多样,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用眼习惯有关。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眼球的形状和眼轴的长度会发生变化,若这些变化不符合正常的生长规律,就可能导致屈光不正的出现。近视通常是由于眼球过长或角膜曲率过大,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面;远视则是眼球过短或角膜曲率过小,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面;散光则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的形状不规则,导致光线在不同的方向上聚焦不一致。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表现出看远处模糊、看书时眯眼、频繁眨眼或靠近屏幕等症状,这些都可能是屈光不正的表现。定期的眼科检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如配戴眼镜或进行视力训练。

在关注幼儿屈光不正时,家长和监护人应保持警惕,及时观察幼儿的视觉表现。应定期带幼儿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在幼儿进入学龄前或小学阶段时,这一时期是视觉发育的重要阶段。注意用眼卫生,避免幼儿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鼓励适当的户外活动,以促进眼睛的健康发展。家长应关注幼儿的用眼习惯,避免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保持良好的用眼姿势,减少眼睛疲劳的风险。若发现幼儿有屈光不正的迹象,应及时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制定合适的矫正方案,以确保幼儿的视觉健康和全面发展。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关注,可以有效降低屈光不正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帮助其拥有更清晰的视野和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