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鼻咽部的检查有几项

2025.06.30 16:16

鼻咽部的检查包括鼻咽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血液学检查、鼻咽拭子检测。具体分析如下:

1.鼻咽镜检查: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鼻咽部黏膜情况,可发现黏膜充血、肿胀、溃疡或新生物等异常表现。检查过程中需保持放松,避免剧烈动作影响观察效果。检查前需清洁鼻腔,确保视野清晰。鼻咽镜检查能直观显示病变位置和范围,是鼻咽部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2.影像学检查:包括CT或磁共振成像,用于评估鼻咽部及周围组织的结构变化。影像学检查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避免干扰成像结果。影像学检查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尤其适用于肿瘤分期和术后随访。

3.病理活检:通过取样鼻咽部可疑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明确病变性质。活检前需局部麻醉,减少不适感。病理活检是确诊鼻咽癌的金标准,能区分良恶性病变。检查后需注意止血,避免剧烈咳嗽或擤鼻涕。病理结果对后续治疗选择起决定性作用。

4.血液学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标志物辅助诊断鼻咽部疾病。常见指标包括EB病毒抗体和肿瘤标志物。血液学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适合筛查和监测病情变化。检查前需空腹,确保结果准确。血液学检查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5.鼻咽拭子检测:用棉签采集鼻咽部分泌物进行微生物或病毒检测。操作快捷,适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采样时可能出现轻微不适,需配合医护人员操作。鼻咽拭子检测对流感、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检查前需告知医生过敏史和用药情况,避免影响结果。检查后如有持续出血或剧烈疼痛应及时就医。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涕或抠挖鼻腔。遵循医嘱完成后续复查,确保病情监测到位。检查过程中保持情绪稳定,配合操作可提高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