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急性肝炎怎么引起的

2025.09.23 10:48

急性肝炎主要由病毒感染、药物或毒素损伤、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病毒性肝炎最常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通过不同途径入侵肝脏导致急性炎症。过量饮酒、接触化学毒物或滥用药物也可能直接损伤肝细胞,引发急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中,甲型和戊型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乙型、丙型和丁型则通过血液、体液或母婴垂直传播。药物性肝炎常见于长期或过量使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等。酒精性肝炎则由短期内大量饮酒导致,酒精代谢产物直接破坏肝细胞膜结构。自身免疫性肝炎较少见,因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脏组织,引发炎症反应。

预防急性肝炎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接种甲肝、乙肝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谨慎使用药物,遵医嘱控制剂量,避免滥用保健品或偏方。减少酒精摄入,尤其是肝功能异常者需严格戒酒。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食物加重肝脏负担。早期干预多数可完全恢复,但延误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肝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