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病毒性肝炎需要吃抗病毒药物

2025.08.19 16:16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确实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对于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抗病毒药物在控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损伤和改善患者预后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病毒性肝炎主要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是最常见的慢性形式。乙型肝炎通常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以抑制病毒的复制,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酸类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降低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丙型肝炎的治疗则相对复杂,近年来出现了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如索非布韦和达拉他韦等,这些药物的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且副作用相对较小。对于甲型和戊型肝炎,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抗病毒药物的使用相对较少。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导致病毒耐药性增加。其次,定期进行肝功能和病毒载量的监测,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戒酒,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帮助肝脏恢复。同时,了解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时与医生沟通,必要时进行调整。定期进行肝脏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肝脏病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