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狂犬病病毒侵犯的组织是哪里

2025.08.21 17:54

狂犬病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和脊髓。该病毒通过感染宿主的神经细胞,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给人类。感染后,病毒首先在局部组织内复制,随后通过神经元向中枢神经系统扩散。由于病毒对神经细胞的亲和性,感染后会迅速沿着神经纤维向大脑和脊髓移动。在这一过程中,病毒能够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造成潜伏期的延长,通常为几周到几个月,甚至更长。随着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如焦虑、失眠、幻觉、麻痹等,最终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狂犬病的致死率几乎为100%,因此及时接种疫苗和进行免疫治疗至关重要。

在处理狂犬病相关问题时,需注意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接种疫苗的时机非常关键,尤其是在被疑似感染动物咬伤后,应尽快进行疫苗接种和免疫球蛋白的注射,以减少感染风险。其次,了解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能够帮助及时识别潜在的感染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恐慌。针对狂犬病的防控措施也应加强,包括对流浪动物的管理、公众教育和疫苗接种等。医疗机构在处理狂犬病病例时,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科学的知识传播和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才能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保护人类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