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取卵针会刺穿什么部位

2025.04.27 16:26

取卵针会刺穿阴道壁、卵巢皮质、卵泡壁、子宫直肠陷凹、输卵管伞端,具体分析如下:

1.阴道壁:取卵针经阴道穿刺进入盆腔需先穿透阴道壁。阴道壁由黏膜层、肌层和外膜构成,黏膜层富含血管神经,穿刺时需避开大血管减少出血。阴道后穹窿是常用穿刺点,此处组织较薄且贴近卵巢。操作时需控制进针角度避免损伤直肠。阴道壁穿刺后通常无需特殊处理,轻微出血可自行停止。

2.卵巢皮质:针尖需穿透卵巢表面致密结缔组织层。卵巢皮质含大量原始卵泡,穿刺时可能损伤部分未成熟卵泡。皮质厚度因年龄和激素水平而异,多囊卵巢患者皮质较厚需加大穿刺力度。穿刺后局部形成微小血肿,通常一周内吸收。反复穿刺可能引起皮质纤维化,影响后续取卵效果。

3.卵泡壁:成熟卵泡壁由颗粒细胞层和基底膜组成,张力较高易被刺破。针尖进入卵泡瞬间有突破感,需立即停止进针避免穿透对侧卵泡壁。直径大于18毫米的卵泡壁较薄,穿刺时液体易外溢。取卵后卵泡壁塌陷,颗粒细胞层逐渐退化形成黄体。

4.子宫直肠陷凹:穿刺路径可能经过直肠子宫凹陷处的腹膜。此处是盆腔最低点,常积聚少量腹腔液。穿刺时需保持膀胱适度充盈以推开肠管。误穿直肠可能导致感染,需术前排空肠道。腹膜穿刺后形成的微小裂口可自行愈合,极少引起持续性渗液。

5.输卵管伞端:特殊情况下针尖可能触及输卵管伞部纤毛组织。伞端游离度高且血供丰富,损伤后易出血。粗暴操作可能导致伞端粘连,影响后续拾卵功能。穿刺时需在超声引导下避开输卵管走行区域。伞端轻微损伤可通过止血药物控制,严重撕裂需腹腔镜修补。

取卵操作需在超声实时监测下完成,精确控制进针深度和角度。不同解剖结构的组织特性影响穿刺阻力和出血风险。术前评估盆腔粘连情况可降低穿刺难度,术后观察重点包括出血量和感染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