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腹部淋巴结核如何确诊

2025.08.27 08:31

腹部淋巴结核的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病理活检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常见症状包括长期低热、盗汗、消瘦及腹部隐痛,部分可能触及腹部肿块。症状缺乏特异性,需与其他腹腔疾病鉴别。发热多呈午后潮热,体重下降与病程进展相关。腹部肿块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可能伴有压痛。病程较长者可能出现肠梗阻或腹水。

2.影像学检查:超声或CT可显示淋巴结肿大、钙化或坏死。CT增强扫描典型表现为环形强化,中心低密度区提示干酪样坏死。超声有助于评估淋巴结大小、形态及血流信号。腹部平片可能发现钙化灶,但敏感性较低。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辅助判断病变范围。

3.结核菌素试验: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后48-72小时观察硬结直径,阳性结果提示结核感染可能。但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假阴性。既往接种卡介苗也可能导致假阳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结核,尤其在营养不良或合并其他感染者中。

4.病理活检:通过腹腔镜或穿刺获取淋巴结组织,镜下可见干酪样坏死、朗格汉斯巨细胞等结核特征性改变。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可明确病变性质。组织标本需同时送检抗酸染色,寻找结核分枝杆菌。病理检查还能排除淋巴瘤或其他恶性肿瘤。

5.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淋巴结组织中的结核分枝杆菌DNA,灵敏度高且快速。适用于痰涂片阴性或难以获取活检标本的情况。基因检测可区分结核分枝杆菌与其他分枝杆菌。结果需结合临床与其他检查,避免假阳性干扰。

确诊需多学科协作,避免单一检查的局限性。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影像学及肝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饮食需保证充足营养,高热量高蛋白为主。接触者应进行筛查,早期发现潜在感染。保持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有助于康复。